“新”與“舊”相互依存,迭代重生。以舊換新,意味著買“新”的同時,必然要淘汰“舊”。2024年以來,國家持續推進“兩新”政策,為再生資源回收行業發展帶來新機遇,行業發展呈現新亮點。
日前,中國物資再生協會發布了《2025中國再生資源回收行業發展報告》。報告在分析行業現狀、特點及問題的基礎上,總結了再生資源重點品種回收情況,并作出了行業預測。在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背景下,生產和生活領域各類廢舊商品加速淘汰,再生資源行業呈現出“持續增”“加速合”“產業新”等特色亮點。
“持續增”,延續了“兩新”政策激勵帶來的再生資源回收總量持續提升。2024年,廢鋼鐵、廢有色金屬等11個品種再生資源回收總量約4.01億噸,比2023年同比增長6.5%。由此看出,以促消費為抓手,可以打造資源回收、綠色消費新的增長點。
“加速合”,伴隨著中國資源循環集團這一行業“國家隊”的組建運營,再生資源回收行業全面提質增速,行業規模化、集約化發展趨勢明顯,產業集中度持續提升。
“產業新”,體現在回收量增幅明顯的退役風電光伏設備和報廢機動車兩大品種,相比2023年增幅分別達到145.2%和79.2%。如此快的增長速度背后,印證了在國家大力推動碳達峰碳中和背景下,風電、光伏、新能源汽車等綠色低碳產業的蓬勃發展。產業快速發展的同時,退役風機葉片、光伏組件、廢舊動力電池等“新三樣”固體廢物陸續進入報廢期,呈現出再生資源回收亮眼數據。
我國工業品類齊全、消費品種類繁多,存量里有空間,增量里有潛能。進而言之,資源潛力從何而來?在“兩新”政策和“雙碳”戰略推動下,我國再生資源回收行業迎來新機遇。
消費是經濟循環的終點,也是新起點。其中,再生資源回收發揮著承前啟后的作用,一頭連著前端生產,一頭連著末端循環利用。在“兩新”政策激勵下,傳統的再生資源回收行業迎來廣闊的發展前景。但由于再生資源回收涉及行業廣、環節多、品類全,主體分散、需求多元,回收難度大,不同品種經濟效益差異大。發揮好政策“有形之手”的作用,因勢利導,往往能“四兩撥千斤”,精準發力,釋放倍增效應。
對此,從事綠色低碳與循環發展研究多年的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高級工程師矯旭東感同身受。他認為,再生資源回收政策不能“大水漫灌”,應針對不同品種“因行施策”,對癥下藥。對于廢金屬、廢紙等經濟效益較好的品種,應做好行業服務與指導;對于報廢汽車、廢棄電器電子產品等,應加強行業監管,防止非法拆解污染環境;對于低值廢塑料、廢玻璃等品種,亟需研究出臺有針對性的扶持政策;對于退役風電光伏等“新三樣”固廢,應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做好行業規劃頂層設計。
由此可見,研究出臺不同品種“肥瘦搭配”一攬子政策,在健全回收網絡、改善營商環境、創新商業模式、推進政策協同上持續發力,可以推動形成綠色生產力,向“綠”而行,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讓消費升級與綠色轉型攜手共舞,奏響協同發展的和諧樂章。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szzhongrui.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鋼鏈云(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