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一区免费,欧美亚洲精品一区,香蕉成人啪国产精品视频综合网,综合久久国产

中國金屬材料流通協會,歡迎您!

English服務熱線:010-59231580

搜索

民營鋼鐵企業“走出去”企業需要哪些支持?

    德龍是一家以鋼鐵產業為主業,集鋼鐵、倉儲物流、金融3大業務板塊為一體的大型綜合實業集團,下屬4個工廠分布在河北的邢臺、保定和唐山3個地區,擁有800萬噸鋼鐵生產能力,主體工廠邢臺德龍于2005年在新加坡上市,至今已有10年。

德龍是中國最早在海外上市的兩家民營鋼鐵企業之一,當初選擇在新加坡上市,其中一個重要考量就是,新加坡作為中西文化交融之地,能夠加快提升德龍的國際化進程。因此,自上市以來,德龍一直都在尋求海外投資機會,總體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金融危機前,主要圍繞海外上游礦山的拓展。2007年,為確保企業自身生產所必需的原料長期、穩定、足額供應,進一步增強企業產業配套實力和綜合競爭能力,德龍借在新加坡上市的機會,先后通過資本市場進行CB(可轉換債券)和EB(可交換債券)融資20多億元,用于海外上游礦山的開拓。在全面考察巴西、澳大利亞礦山以后,公司把目標鎖定在澳大利亞上市公司CapeLambert,在鐵礦石價格起飛前,戰略性進入了澳大利亞鐵礦領域。

第二階段是金融危機后,主要圍繞海外鋼廠的新建與合作。2010年以后,當意識到中國鋼鐵行業將面臨深刻調整時,我們加快了海外投資鋼廠的步伐,成立了專門的海外事業部,積極尋找海外建廠和合作機會。這些年,我們的團隊,包括我自己,走遍了歐洲、北美、大洋洲、南非、西亞、中亞、俄羅斯、蒙古、東亞及東盟十國。最終,我們把落腳點主要放在了東南亞和美國。選擇東南亞主要看中的是其穩定的增長,選擇美國主要看中的是其成熟的市場。

四大項目勾畫德龍國際化藍圖

目前,德龍在海外主要有4個項目。其中,泰國項目將于今年8月份正式投產,馬來西亞項目已經拿到批文,緬甸項目正在論證,美國項目還在進行深入接洽。

泰國項目———泰國在東盟中屬于經濟較發達國家,人均鋼鐵消費量居中。目前,泰國年鋼坯需求約700萬噸,自給率不足40%。窄帶鋼需求200萬噸,主要用于生產焊管、冷彎型鋼、五金制品。根據調研,泰國的焊管總需求量約為130萬噸~140萬噸,但自產量僅為80萬噸,主要用于建筑領域;冷彎型鋼需求量約為50萬噸~60萬噸,主要用熱軋料剪裁后冷彎而成。目前,泰國國內無成規模的熱軋帶鋼生產企業,其焊管和冷軋型鋼所需的原料均采用寬帶剪裁而成,總需求量約200萬噸。

德龍泰國窄帶鋼項目于2014年5月19日開工建設,一期占地為84畝,二期預留地為134畝,固定資產投資達23億泰銖,主要設備為550熱軋窄帶鋼機組,主要產品為寬145毫米~400毫米、厚1.00毫米及以上的熱軋窄帶鋼,計劃年產量為60萬噸,該項目預計今年8月份投產。該項目選址在泰國中泰工業園———羅勇工業園區,位于泰國東部海岸,地處春武里府與羅永府交界處,距泰國曼谷約170公里,距MTP港約50公里,距LCB港約30公里(MTP港和LCB港是泰國最大鋼材貿易港)。

馬來西亞項目———馬來西亞在東盟處于核心的地理位置,具備透明的法制制度、較成熟完善的工業配套設施和優惠投資政策,鋼鐵行業中電爐煉鋼和小型軋鋼廠數量較多,而煉鐵環節較薄弱,具備發展“高爐—轉爐—軋鋼”全流程鋼鐵產業的契機。

德龍的項目位于霹靂州,東北120公里為霹靂州首府怡保,向南150公里為首都吉隆坡,向北220公里為檳城。該地基礎設施建設對鋼材需求旺盛,沒有鋼廠,所用鋼材均需外購,在該地區建設生產基地,可面向東南亞熱軋卷板市場銷售。因此,我們提出在該地建設300萬噸板卷項目規劃,采用的工藝流程為燒結、高爐、轉爐、連鑄、1250熱軋卷板長流程生產線。該項目于2014年6月份簽署了諒解備忘錄,并于今年獲得政府批文,批建一期規模為150萬噸。

該項目區位優勢明顯:霹靂州Lumut港有淡水河谷在建的鐵礦石分銷中心,可取得長期穩定的供應協議,物流成本低;TanjungHantu工業區內有兩家共計3500兆瓦的電廠,能源動力有保證;工業用水可取地表水或地下水;沿60號公路有霹靂州供水線,可供生活水;霹靂州自然資源較豐富,石灰、球磨黏土、高嶺土、石英砂、結晶花崗巖、云母等均可當地購置;當地具備良好的公路網,連接港口和鐵路,距離出海口7公里。馬來西亞西部海濱大道于明年開始建設,將使到吉隆坡和檳城的交通更為便利;鄰近城鎮,生活設施配套齊全,醫院、通訊、消防、學校、商場、生活小區等搭建出優質生活條件。

我們花費了兩年半時間,與聯邦政府、州政府溝通,準備了大量資料,目前,正在引入國內有實力的鋼鐵企業作為戰略合作伙伴,計劃共同開發馬來西亞獲批的項目。

緬甸項目———緬甸正從軍政府向民主政府轉型,發展愿望比較迫切,很多嗅覺靈敏的國際資本已經開始進入。目前,緬甸鋼鐵需求量為300萬噸,本地產能不足100萬噸(2010年的時候需求量僅100萬噸)。預計今年底緬甸大選后,緬甸經濟將更趨市場化,發展更為迅猛,基礎設施也將爆發式增長。因此,我們打算和日本一樣,聯合國內的企業家們一起去緬甸建立工業園,把鋼鐵、玻璃、水泥這些中國的優勢產能轉移過去,并在園區內配套建一座發電廠,初期主要用于園區配套,未來將供更多用戶使用。據調查,緬甸全國缺電,在旱季電力緊缺問題尤為突出。即使是在緬甸經濟中心仰光市,也會經常出現停電甚至連續幾天停電的情況;而緬甸南部土瓦地區,居民用電價格甚至高達500緬幣/千瓦時,合人民幣3元/千瓦時。

美國項目———美國市場化、法制化充分,電價和天然氣價格便宜。其中,美國電價僅為國內價格的一半左右;天然氣價格不足國內價格的1/3,還有融資優勢,是全球廢鋼的主要出口國,非常適合用“DRI(直接還原鐵)+電爐工藝”煉鋼。我們考察了17個可能的建廠地點,形成了各區域的市場調研及建廠條件的初調報告,初步篩選出5個備選地址,目前還在進一步論證。

另外,美國是世界上最早進行頁巖氣資源勘探開發的國家,也是迄今為止世界上唯一實現頁巖氣大規模商業開發的國家。因此,我們成立了專門的能源基金,在美國尋找開發頁巖氣的機會。目前,我們正與開采成本全行業最低的美國能源公司接洽合作事宜。這家公司的開采成本僅為0.14元/立方米,即使在石油跌破50美元/桶,很多美國頁巖氣公司倒閉時,該公司仍然可以依靠低成本優勢逐步擴產擴建。

未來大家可以和我們一起共同開發這些美國項目,合作可以在基金層面,也可以在具體項目上。

海外拓展,德龍的得與失

通過多年海外拓展實踐,我們不敢說德龍是做得最好的,但一定是做得最認真的,所以也是體會最深的。下面就5個問題談一下德龍海外拓展的體會:

一是為什么“走出去”?

不外乎兩個方面的原因:國內鋼鐵市場形勢日趨嚴峻和國際上對中國鋼鐵產品抵制愈演愈烈。

國內鋼鐵形勢越來越惡劣。2013年初,鋼鐵行業形勢遠沒有現在的形勢惡劣,很多人仍堅定地看好國內鋼鐵行業,我們的海外拓展也備受質疑。所以我安排團隊做了一個系統研究,通過比較世界發達國家鋼鐵行業發展歷程,得出了這樣的結論———中國已進入工業化后期,鋼鐵行業達到飽和期,粗鋼產量進入徘徊階段,峰值在3年~5年時間內將會出現。不幸的是,峰值之后,中國鋼鐵業不會重復日本的發展道路,原因是中國沒能形成像日本那樣的以高端制造業為主、帶動鋼鐵行業繼續發展的經濟結構,更無法實現日本將國內產品銷往全世界的產業模式。中國鋼鐵業更有可能會步入美國等西方工業化國家的發展之路———峰值過后,整個鋼鐵行業進入衰退期,產量下滑20%~40%,破產企業大量出現。因此,我們提出了“國內存量整合、海外增量擴展”的戰略。從那時起,我們堅定了“走出去”的信念,泰國和馬來西亞項目也進入了實質推進階段。

投資建廠可以規避反傾銷政策且獲得優惠政策。近年來,中國一直是世界第一大產鋼大國和出口大國,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沖擊了其他國家的鋼鐵行業,世界各國陸續出臺針對中國鋼鐵產品的反傾銷政策。但對于在當地直接投資建廠,只要符合環保政策,這些國家不僅歡迎,免除反傾銷,還給予一定的優惠政策。

二是為什么選擇東南亞?

最近十余年,東南亞地區都能夠保持經濟強勁增長,是金融危機后世界上少數粗鋼消費仍在持續快速增長的地區之一———從2009年的4246萬噸到2014年的6710萬噸,增長率達到58%。而東南亞本土生產的鋼材品質相對較低,企業規模也比較小,對于中國鋼鐵業而言,具有較大的投資空間。

人口眾多,人均鋼鐵消費量僅有中國的20%。東南亞面積為457萬平方公里,約為中國的48%;人口約6.2億人,約為中國的45%。但其人均鋼鐵消費量不足110千克,僅有中國的20%(2014年,中國人均用鋼545千克)。

區域內產量不足,需求超過70%依賴進口,并持續增加。據東南亞鋼協統計,2014年,東盟主要用鋼的6個國家(泰國、印尼、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和新加坡)本國產鋼僅1720萬噸,而表觀消費量達到6710萬噸,進口比例高達74%。最近幾年,該地區GDP(國內生產總值)和鋼鐵消費量都保持了超過5%以上的增長,其中,2014年GDP增長率為6.3%,預計2015年增長率將達到7%~8%。

建筑用鋼超過60%,而這正是中國鋼鐵企業競爭力所在。建筑業是東盟的主要經濟驅動行業,其用鋼量占到東盟地區用鋼總量的63%。目前,為滿足本地市場需求,東南亞國家主要依賴從中國、日本和韓國進口鋼材。其中,日韓多為高端板材,目標是供應當地市場上的汽車和家電等制造業;投資建筑用長材,如螺紋鋼、型鋼,焊管等產品的項目相對比較少。這些鋼材產品則是我國鋼企的優勢產品。

勞動力成本遠低于中國。根據日本貿易振興機構在2013年12月份~2014年1月份所做的調查數據,上海普通工人的月基本工資為495美元,分別是吉隆坡、雅加達、馬尼拉、曼谷、河內、金邊、仰光、達卡、新德里、孟買、卡拉奇、科隆坡的1.15倍、2.05倍、1.88倍、1.35倍、3.19倍、4.9倍、6.97倍、5.76倍、2.2倍、2.38倍、3.21倍、3.8倍。中國制造業工資水平超東南亞國家6倍有余,并且還在快速增長中。鋼鐵企業作為勞動力密集型企業,在東南亞也非常具備成本優勢。

地緣優勢明顯,“一帶一路”助推經濟融合。東南亞國家與中國毗鄰,文化背景相近,大批海外華人在此聚集,企業融入障礙較少。隨著2010年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協定簽訂,2015年東盟經濟共同體建立,東南亞和中國經濟交流不斷加強,合作程度越來越大。未來,東南亞國家將有望成為全球新的經濟增長引擎,鋼鐵工業增長可期。

三是在海外拓展中曾遇到哪些問題?

德龍在海外拓展中遇到的問題數不勝數,在此列舉幾例:

單體市場容量小,受國內國外沖擊明顯。東南亞國家各國鋼鐵產能均不大,產能超過300萬噸的就屬于超大企業。中國很多小體量的鋼鐵企業轉移到這些國家,都能成為當地龍頭企業,極易被本土競爭對手視為敵人,影響政府出臺新的限制政策。另外,這些國家受到國際企業沖擊也非常明顯,隨著東盟間的貿易壁壘逐漸取消,周邊國家產能陸續釋放,成本優勢更明顯的周邊國家對當地市場沖擊明顯。而中國、日本、韓國等地的產品結構和品質也會對我們投資的當地項目產生重大影響。因此,我們調研時都是將項目放在整個周邊國家甚至全球來評價的。

環保意識強烈。中國的發展難以逃脫“先污染后治理”的過程。而與我國發展路徑不同,東南亞國家發展經濟受制于其政治體制,政府掌握的資源有限,執政黨必須依賴民眾,反對黨要上位也須依賴民眾,而民眾受西方影響深,對環保要求非常苛刻。因此,中國設備到東盟國家將面臨更為苛刻的環保審查和更大的環保投入,這也造成了很多項目不能獲批或雖然獲批但民眾反對,最后擱置或停建。

法制不健全,腐敗嚴重,稅收體系不完整。東南亞國家的官員腐敗嚴重,往往直接索賄受賄。雖然這些國家的稅收制度正在逐漸完善,但變更頻繁,很多當地企業并不按照稅法照章納稅。而德龍作為上市公司,一直都規范經營,面對東南亞這種無序競爭,目前只能姑息忍之。我們已經做好持久戰的準備,希望能夠靠自己的堅持獲得市場的尊重和規范。

鋼鐵專業人才短缺,引入國內人才成本增加。東南亞國家勞動力雖多,但很多國家鋼鐵工業基礎基本為零或者剛剛起步,要找到大批鋼鐵行業需要的人才非常艱難。這就帶來了引入中國人才就不能發揮當地勞動力成本優勢,而對本地人培訓卻同樣要面對人才流失的問題。

四是德龍如何應對?

針對上述問題,我們制定了一系列應對措施。其原則是:在投資策略上從下而上,投資方向上從后往前,投資順序上先易后難,與當地企業緊密合資合作,優勢互補。就目前來看,這些措施成效顯著。具體措施如下:

投資策略上從下而上,走民眾路線。中國企業在海外投資,特別是在東南亞投資一直采取的是上層路線,即通過“攻克”當地政府獲得項目和投資。而東南亞國家政府更迭頻繁,因此,政府主導的投資都被陸續叫停,風險日漸顯露。究其根源,主要是市場在東南亞經濟活動中發揮了更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們從一開始就走的下層路線,以開放的政治和商業心態,協調各方利益,擴大利益相關者的范圍,在政治風險和經濟利益之間尋求最佳平衡,保證項目的順利實施和未來正常運營。

投資方向上從后往前,以市場為切入點。任何投資首要考慮的問題就是市場。海外投資對于廣大中國企業來說是一個更陌生的市場,不懂市場貿然投入注定投資會失敗。因此,我們在海外投資一直貫徹貿易先行,從市場入手,把握其脈搏后再進行實體投資。即使在實體投資時,我們也是從后端開始投入,如在泰國,我們先做軋鋼,未來成熟后再考慮煉鋼、煉鐵。

投資順序上先易后難,適度發展。在中國,基礎設施相對完備,市場、物流、資金、人才密集,鋼鐵行業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因此,才造就了我國鋼鐵產能的迅速膨脹。但在東南亞,除了市場外,其他條件暫時都不具備,這就要求我們海外投資必須慎之又慎。德龍的經驗就是務實,從易到難,從熟悉的產品、熟悉的工藝做起。我們在泰國的項目就是從最熟悉的帶鋼做起,在馬來西亞的項目則選擇我們熟悉的長流程煉鋼,是我們邢臺工廠的海外翻版。我們既沒有一步到位,又沒有把產品一下子做到全覆蓋,我們追求的是適度發展———將項目進行整體規劃,分期建設,分期實現,做到初期投資最小,滿足中短期市場要求,給市場和自己都有一個調整、磨合的時間,逐步完善和到位,避免系統性風險。

投資方式上與當地企業合資合作,優勢互補。在泰國項目上我們采取的是合資合作方式,未來這一模式將繼續延續到其他國家和地區,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做,雙方各施所長,彼此配合。泰國其他3個股東都是當地上市公司,在當地政府、民眾、市場中都有一定影響力,其重點負責公關和市場,而德龍是在資金上保證了項目的順利推進,在人才上填空補齊,尤其是針對未來工人本土化,項目建設期安排所有泰國員工到中國工廠培訓并實際操作,至今一年有余,保證投產后的順利實施。

五是德龍對未來有哪些展望?

所謂鋼鐵產業“走出去”,德龍認為應分為4個層次來理解:第1層是產品“走出去”,即產品出口,這也是目前中國鋼鐵企業所普遍采取的,但目前已經遇到阻礙,受到世界各國的反傾銷;第2層是過剩產能“走出去”,即尋找相對落后的國家把中國鋼鐵過剩產能轉移出去,目前也有企業在做,但挑戰更為嚴峻,主要是環保因素,落后國家環保意識和環保要求并不落后;第3層是行業“走出去”,即尋找相對封閉的市場以及國外具有消費潛力和增長空間的市場,投資或合作建廠,將中國鋼鐵行業管理、技術、人才等優勢平移出去,這是德龍目前在走的路;第4層是產業“走出去”,即鋼鐵行業配合中國的制造業乃至地產、金融、物流等其他各個行業,在國家大戰略下,統一聯合“走出去”,而這也是國家“一帶一路”要實現的目標。

可以預見,未來中國鋼鐵行業的海外拓展將不再是單個企業間的競爭,也不再是單個行業的競爭,也不是單個國家單個區域的競爭,而是以綜合國力為代表的全方位的競爭。以東南亞為例,日本政府通過積極扶植,洽談國家級工業園區,通過亞行和其他商業銀行等機構提供低息貸款,為日本企業締造了良好投資環境,日本鋼鐵企業則通過建設加工中心和合資工廠,為其高端制造業配套,在當地獲得了大量市場份額。值得慶幸的是,日韓企業由于一直走高端路線,建筑鋼材等東南亞急需的產品上項目較少,短期內出現正面競爭和沖突的可能性比較小,這是中國鋼鐵行業的機會。

“走出去”企業需要哪些支持?

德龍作為中國民營鋼鐵企業在海外投資的先行者,一直在海外摸爬滾打,也經歷了很多挫折。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出臺,我們備受鼓舞:看到未來國家將支持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加入到“走出去”的隊伍中來,我們也更有底氣和自信了。

為了讓“走出去”戰略更順利地實施,讓更多中國企業能夠更穩更好地“走出去”,德龍愿提一些建議:

一是國家應全方位加大民營企業“走出去”支持力度,尤其是在融資問題上要對“走出去”的企業有所傾斜。“一帶一路”所涉及的國家大多是發展中國家,基礎設施落后,原本應由政府投資的公共設施往往由于政府資金實力不強而無法投建,只能通過亞投行、絲路基金和民間私人資本來實現。而中國國有企業在海外投資,尤其是在東南亞國家投資時會受到很大排斥,很多項目也因此迫于壓力被叫停。所以,中國企業“走出去”時,最突出的問題就是融資難。因此,我們建議政府對于在海外轉移產能的企業,不要過分限制,而應該全面支持,從政府層面給予鼓勵,包括政策、審批、融資、補貼、稅收等全方位的支持,讓更多的中國銀行跟隨中國的產業一起“走出去”,這也是發達國家當初走過的路。

二是政府牽頭,組團“走出去”,和諧發展。根據以往的經驗,中國企業在海外口碑較差,經常成為破壞市場秩序的代表。面對東南亞復雜的政治經濟形勢,中國企業必須團結一心,由政府牽頭,多個行業共同組團,互相扶持,互相配套,和諧發展。政府可以前期同投資對象國進行政府間接洽和談判,重點推進境外工業園區建設和融資安排,待項目簽約后,再由企業作為項目投資建設主體,進行市場化運作,同時,以項目為載體,推動企業組團“走出去”,避免惡性競爭,提升企業盈利水平和國家形象。

三是聯合投資,分散風險,共享收益。東南亞和其他新興國家國內市場容量都不大,中國鋼鐵企業應摒棄在國內一擁而上、惡意競爭的做法。因此,可以通過行業協會或商會梳理中國在世界各國的鋼鐵項目投資情況,對于有合作意愿的項目,可以考慮聯合投資,各盡所長,分散風險,共享收益,維持良好的商業氛圍和行業秩序。在這點上,德龍的所有海外項目可以全公開,合作模式也是全開放的,不拘泥于股權比例,包括泰國項目,只要有合作意愿,德龍都愿意與之共享。

返回列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青县| 平和县| 大埔区| 闽侯县| 江城| 前郭尔| 无锡市| 岳阳县| 东兰县| 宜兰市| 儋州市| 社旗县| 阜康市| 台南市| 沙雅县| 福泉市| 南汇区| 宜君县| 丰城市| 鸡西市| 溧水县| 德州市| 重庆市| 攀枝花市| 保山市| 吐鲁番市| 庄浪县| 台安县| 达孜县| 尖扎县| 乌什县| 承德县| 深州市| 绥德县| 施秉县| 辛集市| 绥阳县| 博湖县| 涞水县| 眉山市| 安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