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明確提出,縱深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基本要求是“五統一、一開放”,即統一市場基礎制度、統一市場基礎設施、統一政府行為尺度、統一市場監管執法、統一要素資源市場,持續擴大對內對外開放。
其中,統一市場基礎設施是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硬件骨架”與“軟件中樞”,既包括物理層面的交易平臺、倉儲物流、結算系統等硬件設施,也涵蓋規則標準、數據體系、風險防控等軟性支撐。期貨市場作為現代市場體系的核心基礎設施之一,憑借其標準化交易機制、集中化資源配置功能和跨區域協同特性,能夠從規則統一、資源整合、效率提升等多個維度,為統一市場基礎設施建設提供關鍵支撐。
第一,以價格發現功能,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定價基礎設施”。
統一市場基礎設施的核心訴求是打破“小而散”的格局,實現資源的集中高效配置。期貨市場通過集合眾多參與者的信息和預期,形成公開、透明且連續的期貨價格,反映了全國乃至全球范圍內對商品供求關系的綜合判斷。同時,期貨市場通過科學合理的升貼水設置,兼顧了不同品質和區域的差異,從而構建起集中、高效、全覆蓋的價格體系。這種統一的價格體系有助于打破區域價格壁壘,整合分散的現貨市場定價權,形成全國性的價格信號中樞,為跨區域貿易提供了“錨點”,使商品在全國范圍內定價和流通,提高了資源配置的效率,顯著降低了市場交易的制度摩擦成本,是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中價格統一的重要保障和重要的“定價基礎設施”。
第二,以標準化合約推動市場交易規則的統一化,推動產業標準提升與轉型升級。
交易規則的碎片化是制約市場基礎設施統一的核心障礙之一。不同區域、不同市場對同類商品交易的各項標準及規則的不統一,導致資源跨區域流動成本高、效率低。期貨市場的核心特征之一是標準化合約設計,通過對交易標的的質量等級、交割地點、交割方式、結算周期等要素進行統一規范,形成全市場公認的“通用語言”,天然具備推動規則統一的功能。中國期貨市場監控中心作為全國統一的期貨結算監管機構,對全市場的保證金監控、風險準備金計提、盈虧結算實行標準化管理,為跨區域資金流動提供了“通用結算接口”,進一步強化了規則協同。
同時,期貨市場的質量標準具有高度的權威性和統一性,這些標準不僅影響著期貨市場上的交易,還廣泛輻射整個行業的生產、流通和消費環節。企業為了能夠參與期貨市場交易,往往需要按照期貨標準來組織生產和銷售,這無形中促使企業改進生產技術、提高產品質量,進而推動整個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轉型升級。期貨標準的引領作用還帶動了上下游相關產業的協同升級,促進了產業標準的整體提升,符合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中對產業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要求。
第三,以交割網絡推動倉儲物流基礎設施的標準化與網絡化。
倉儲物流設施的區域分割、標準不一,是制約商品跨區域流通的“硬件瓶頸”。我國期貨市場已建立起覆蓋全國主要產銷區的交割倉庫網絡,通過對社會倉庫嚴格的資質審核、網絡化布局和標準化管理,推動倉儲物流基礎設施的統一標準和優化配置。這種“統一標準+社會參與”的模式,既避免了重復建設,又通過“以點帶面”推動社會倉儲設施升級。交割倉庫的網絡化布局形成了“交割樞紐—區域分中心—配送節點”的層級體系,配合期貨市場的倉單質押、期轉現等功能,可推動倉儲資源跨區域調度,顯著提升了物流效率。
第四,以數據共享機制完善市場信息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
信息不對稱是阻礙市場統一的“隱性壁壘”,而統一的信息基礎設施是破解這一問題的關鍵。期貨市場作為信息密集型市場,其全鏈條數據采集與共享機制能夠為統一市場信息基礎設施提供核心支撐。一方面,期貨交易所實時采集交易、結算、交割等全流程數據,形成覆蓋價格、成交量、庫存、基差等多維度的數據庫,并成為企業決策、政府監管的“公共信息產品”,幫助企業更精準地判斷市場趨勢,推動資源向高效領域流動。另一方面,期貨市場的標準化數據格式(如合約代碼、交割品級編碼)為跨市場數據整合提供了“通用接口”,推動大宗商品進出口數據、產量數據與期貨數據的融合分析,為全國統一的市場監測體系提供了數據基礎。
第五,以風險對沖體系強化市場穩定運行的基礎設施支撐。
統一市場基礎設施不僅需要“暢通流動”,更需要“穩定運行”。風險防控體系是保障穩定的核心支柱。期貨市場通過標準化風險管理工具和集中化風險監控系統,能夠為全國統一大市場提供跨區域、跨行業的風險對沖基礎設施。從微觀層面看,期貨的套期保值功能幫助企業鎖定生產經營成本,避免因區域價格波動、供需失衡導致的經營風險,其本質上是利用期貨市場的“風險轉移基礎設施”功能,降低區域市場分割帶來的不確定性。從宏觀層面看,期貨交易所的實時風險監控系統能夠及時識別跨區域、跨市場的風險苗頭,為監管部門提供預警,強化了全國統一的風險防控基礎設施,保障了市場的穩定運行。
在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中,期貨市場正從單一的風險管理工具升維為國家戰略基礎設施。未來,期貨市場發展將呈現三大特征:一是功能集成化,通過品種創新、期現融合、數據共享,擴大交割倉庫覆蓋范圍,彌補區域基礎設施短板,形成覆蓋全產業鏈的服務閉環;二是規則國際化,以綠色期貨、人民幣國際化為抓手,深度參與全球經濟治理;三是治理現代化,通過科技賦能、監管協同,構建安全高效的市場生態,同時強化與現貨市場、跨境貿易平臺的數據對接,構建“期貨—現貨—跨境”一體化的信息基礎設施。未來,期貨市場將成為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穩定器”和“加速器”,為資源高效流動保駕護航,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堅實支撐。(作者系南華期貨指數發展部總經理)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szzhongrui.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鋼鏈云(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