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比薩
發票,已經成為區塊鏈在國內落地最快的領域之一。 2018年8月,深圳國貿旋轉餐廳開出全國第一張區塊鏈發票。半年后,深圳每個月就能開出近100萬張區塊鏈發票。 天時、地利、人和,區塊鏈發票迅速落地普及。與移動支付類似,這一行業也逐漸形成了騰訊、阿里兩強爭霸的格局。 在區塊鏈的助力下,假發票、偷稅漏稅將無所遁形。企業的開票成本,也將大大下降。 而在未來,區塊鏈發票更有望實現“交易記錄即發票”的無感體驗。 01 落地 “目前,深圳每個月能開出近100萬張區塊鏈電子發票。”高燈科技區塊鏈發票相關負責人王正文告訴一本區塊鏈記者。 誰也想不到,發票,竟然成為區塊鏈技術落地最快的領域之一。 從騰訊聯合高燈科技、深圳稅務局開出第一張區塊鏈發票,到深圳每月開票數逼近100萬,僅僅用了6個月時間。 “區塊鏈發票能問世,并且迅速落地,靠的是‘天時、地利、人和’。”王正文說。 一直以來,用技術手段解決發票信任問題,都是發票行業的最前沿話題。由于區塊鏈技術具有分布式存儲、可追溯的特性,它的出現,順應了“天時”。 在中國,發票幾乎與各行各業息息相關。“區塊鏈發票一旦成功落地,所有的行業都會受益。”王正文說。 而在他眼中,區塊鏈發票能夠迅速落地,也離不開深圳的“地利”。 作為中國第一個經濟特區,深圳一直是一個敢于創新的城市。在政府層面,深圳稅務局十分了解區塊鏈技術,如果能夠確保技術在應用層面的安全、可控,政府部門非常愿意利用區塊鏈技術服務稅務工作。 “2017年10月,深圳市稅務局、騰訊、高燈科技三方攜手,開始了對區塊鏈電子發票產品的探索。”王正文告訴一本區塊鏈記者。 “方案做好后,深圳稅務局將方案匯報到國家稅務總局。經過一段時間,總局給出答復,‘你們可以試一下’。”他回憶。 “如今回頭看,‘地利’是我們覺得非常重要的條件,因為其間需要的勇氣和所承受的壓力,只有我們內部人員才能真正了解。”王正文說。 相比“天時”“地利”,區塊鏈發票落地的另一個關鍵,是“人和”——區塊鏈可以顯著降低企業的開票成本。 “區塊鏈發票的成本,可以做到傳統電子發票的十分之一。”區塊鏈行業創業者張川告訴一本區塊鏈記者。“這也是區塊鏈發票、區塊鏈財稅應用,受到區塊鏈從業者青睞的原因之一。” 傳統發票業存在的諸多痛點,也給區塊鏈發票帶來了機會。 "它可以打破稅控盤的壟斷。”某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師張恒告訴一本區塊鏈記者。 目前,企業如需開具發票,需要購買一種名為“稅控盤”的稅控裝置,以實現發票的防偽、稅控。 “而區塊鏈技術可以賦予每張發票獨一無二的哈希值,確保發票的真實性;同時,鏈上每開出一張區塊鏈發票,來源、報銷等信息都可追溯,且不可篡改。”張恒告訴一本區塊鏈記者。 這也就意味著,對于稅務監管方而言,通過區塊鏈管理平臺,就可實時監控發票開具、流轉、報銷的全流程,保障稅款及時、足額入庫。 所以,區塊鏈技術天然適合發票。 此外,傳統的電子發票,存在重復報銷的可能。 在傳統電子發票的流程監管上,企業無法檢測發票是否被重復報銷,需要自行核查。 “電子發票可以無限復制和重復打印,真偽難辨,財務監管難度大。”張恒告訴一本區塊鏈記者。 但區塊鏈發票卻不存在這一問題。在區塊鏈上,每一張發票都有唯一的哈希值,可以從技術上杜絕二次報銷。 借助區塊鏈電子發票,可以顯著降低稅務管理的經營成本和潛在風險。 02 難點 然而,區塊鏈發票的發展,并非一帆風順。 最大的難點,在于如何在區塊鏈上實現對發票的強監管。 為此,項目組結合區塊鏈的技術特性,設計了一個“三中心”的產品模型,即“監管強中心,技術弱中心,業務多中心”。 在這套模型中,“監管強中心”,即稅務部門是監管核心,對發票進行強監管;“技術弱中心”,即企業只需符合相關稅務技術標準,便可開具發票;“業務多中心”,即企業可稱為節點,實際業務中無需依賴稅控系統,可自行按需開票。 “三中心”的產品模型,打消了深圳稅務局和國家稅務總局的很多疑慮,區塊鏈發票由此誕生。 直至今日,王正文仍然對說服稅局的過程,印象深刻。 “光是初版的PPT方案,我們就做了將近20版。”他回憶道,“這20版不是改一個字就是一版。最終提交的正式版方案幾經修改,已經很難看出前幾版的影子了。 最終的方案是向深圳稅務局申請了一個全新的發票票種,就叫“區塊鏈電子發票”。 而國內另一家區塊鏈發票方案解決商“方欣科技”,則采用了另一種解決方案。 方欣科技上線了一個名為“稅鏈”的電子發票區塊鏈平臺,將傳統電子發票上鏈存儲、流轉。 為此,方欣科技選擇了螞蟻金服作為合作伙伴,產品則接入到了支付寶、釘釘的生態體系內。 與互聯網行業相同,區塊鏈發票行業的兩大玩家背后,仍然有騰訊與阿里的影子。 方欣科技是A股上市公司金財互聯的全資子公司,一直與阿里系保持著密切合作關系。 而高燈科技則是騰訊子公司,騰訊是其最大股東。 “在底層技術上,騰訊系與阿里系并沒有本質區別。”王正文說,“最大的區別,還是雙方的路線之爭。” 騰訊系意圖“在鏈上開發票”,而阿里系則堅持“發票上鏈”。而在業務層面,二者都選擇在廣東起步試點。 一場大戰,一觸即發。 03 未來 由于背靠騰訊、阿里等行業巨頭,區塊鏈發票企業大多無需憂慮如何盈利。大多數從業者,習慣將區塊鏈發票解決方案,視為一項“基礎技術服務”。 “從盈利的角度講,單純的區塊鏈發票業務,是不會帶來太多盈利的。服務商也許會提供一些收費業務,但它不會像互聯網公司一樣,出現爆發式的營收。”張川對一本區塊鏈表示。 相比盈利,區塊鏈發票更大的價值,是真正實現了發票的互聯網化。互聯網巨頭們完全可以用互聯網的模式,介入到發票行業。 如此一來,場景,就成為了區塊鏈發票盈利的關鍵。 “早在商業規劃階段,我就說,區塊鏈發票要想盈利,要落地于實際業務場景。”王正文表示。 為此,他列舉了兩個案例。 在B端,鏈上企業可以將區塊鏈發票,嫁接到小程序上做營銷。在C端,它們也可以做廣告、積分盈利。 盡管區塊鏈發票的盈利模式想象力十足,但從業者大多認為,短期內,它仍然難以快速盈利。 如今,區塊鏈發票從業者們都在思考,在提效降費之外,區塊鏈發票的未來在哪里? 王正文認為,長期來看,發票的發展方向,勢必是“交易記錄即發票”。 “就像香港一樣,商家給消費者的是小票。對商家而言,營業額就是發票額。”王正文告訴一本區塊鏈記者,“而用區塊鏈技術,完全可以做到‘交易記錄即發票’。” 在未來的場景中,消費者購買了一件商品,可以無需開具發票——發票信息已經存儲在區塊鏈上,消費者使用購物小票,便可實現發票的報銷功能。 在這樣的情況下,區塊鏈發票能幫助稅務部門降低監管成本,提高政務服務水平,假發票、偷稅漏稅等行為,也將被杜絕。 區塊鏈發票的落地,會給區塊鏈行業從業者打上一針強心劑嗎? 下一個被區塊鏈改變的領域會出現在哪個行業? 我們不妨拭目以待。 *文中部分受訪者為化名。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szzhongrui.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鋼鏈云(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