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人工智能的浪潮正加速席卷各行各業,催生出各種新模式、新變化。當鋼鐵行業遇上AI,又將擦出怎樣的火花?
在8月18日舉行的“AI+鋼鐵”技術發布會上,冶金工業信息標準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張龍強表示,人工智能在鋼鐵行業應用前景廣闊,已在生產流程優化、質量控制、供應鏈管理方面取得積極進展。
“未來,‘AI+鋼鐵’有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隨著大模型技術的深入應用,將進一步穿透鋼鐵生產流程的‘黑箱’,貫通數據孤島,破解資源調度困局,實現鋼鐵生產全流程的智能化和精細化管理。”張龍強說,跨企業、跨行業的AI生態系統構建將成為趨勢,這將促進鋼鐵企業與上下游企業、科研機構、技術服務商等的深度合作與協同創新,推動鋼鐵行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邁進。
東北大學黨委書記郭海表示,鋼鐵產業是國家工業脊梁,AI是創新引擎,兩者深度融合是實現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的必由之路。東北大學率先提出破解鋼鐵生產“黑箱”的“人機混合智能”模式,實現全流程在線高保真預測,相關技術已在多家鋼企落地。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國棟在《開展“AI+鋼鐵”行動加速鋼鐵行業中國式現代化》報告中介紹了開展“AI+鋼鐵”行動的重要性并提出相關建議。
他認為,鋼鐵工業作為大型復雜流程工業,全流程各工序均為“黑箱”,必須發揮我國鋼鐵材料領域和AI領域專家的優勢,將近年來發展的新一代AI技術與鋼鐵行業深度結合,充分利用鋼鐵行業豐富的大數據、鋼鐵領域專家的理論與經驗,以及信息領域先進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實施“數據密集—智能涌現—人機協同”的三元認知方法論,建立人機混合人工智能體,人機協同,跨界融合,共創分享,向鋼鐵行業賦能。
發布會上,寶信軟件與東北大學舉行了合作協議簽約儀式,雙方將在科技項目攻關、人才培養等多個領域展開合作,共同為鋼鐵行業的數字化轉型、智能化升級注入新動能。
本次發布會由東北大學聯合冶金工業信息標準研究院共同舉辦,旨在圍繞“AI+鋼鐵”匯聚行業智慧,共建技術標準體系,共享數字變革紅利。(工人日報客戶端記者 王群)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szzhongrui.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鋼鏈云(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