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是全球鐵礦石的第四大生產國,原礦總儲量排世界前列,目前為重要的非主流鐵礦出口國。2024-2025財年,印度鐵礦產量達到2.89億噸,創歷史新高。近年來印度鋼鐵產量增長較快,近年粗鋼產量增速維持5-11%,但仍為成品鋼進口國,印度對進口鋼鐵產品加征關稅或將進一步提升其國內粗鋼需求。印度政府計劃到2030年將粗鋼產能提升至?3億噸;相較而言,雖然近兩年鐵礦新增產能或達到2100萬噸/年,但近年?鐵礦產量增幅維持在5%以內,因此出口量或將維持下降趨勢。隨著印度對黑色系商品需求的快速增長,鐵礦或從盈余轉為緊缺,印度低品位鐵礦出口量或進入下降軌道,而高品位鐵礦進口量或逐漸增長。總體說來,印度鐵礦進出口格局的變化或將有助于國際鐵礦高低品價差的收窄和緩解全球鐵礦供需過剩的格局。
1.印度鐵礦的供需概況
印度近年鐵礦需求呈現產需兩旺的局面,產量連年提升,近4年平均增速約5%;國內供給大于需求,約有10%的鐵礦用于出口,但由于其優質鐵礦原料相對缺乏,印度仍需進口一定數量高品位鐵礦;印度近年的粗鋼產量增速維持5-11%,相較于鐵礦產量增速更快,因此近期印度鐵礦出口數量高位快速回落,同時進口量明顯提升,其中主要增量來自從阿曼進口的球團礦。
2.印度鐵礦的供給
印度是鐵礦儲量位列世界第六,占比約全球的4%。印度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和煤炭資源(主要是動力煤),但煉焦煤資源短缺,嚴重依賴進口。總體豐盛的礦產資源為印度的經濟發展提供了契機和優勢。印度總理莫迪自2014年主政以來大刀闊斧地推行社會和經濟改革,并實施印度制造業回歸政策,印度經濟較快發展。印度政府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力度,以此拉動GDP增速。國外資金在印度進行大量投資,促進了印度經濟的高增長。伴隨著經濟的快速增長,印度黑色系商品需求也在高速增加。
印度的鐵礦石產量主要分布于Odisha、GOA、Chattisgarh、Jharkhand和Karnataka 5個邦,其中Odisha和Chattisgarh兩個邦的鐵礦儲量占產量占比超過50%,其余各邦產量占比10-18%不等。其中東部的Odisha、Jharkhand資源多為高品質赤鐵礦,品位多在62%-65%左右,其鐵礦石產量主要配合印度國內鋼廠使用;Karnataka資源多為磁鐵礦,鐵礦石品位多在60%附近,同樣以國內鋼廠自用為主;GOA鐵礦石品位較低,多在60%以內,禁止開采之前多以出口導向為主。但由于印度礦業局規定鐵礦石含鐵量不得超過45%,因而大量高品位鐵礦石開采受限。
印度的鐵礦的企業有NMDC、KMMI、MSPL和MMTC。其中,印度鋼鐵部下屬的國家礦業發展公司(NMDC)為印度最大的鐵礦生產商,目前其年產能超過4500萬噸,正在運營著四個鐵礦石機械化礦山,分別為Donimalai鐵礦、Kumaraswamy鐵礦以及位于Kirandul礦區的拜拉迪拉鐵礦和Bacheli礦區的拜拉迪拉鐵礦。
NDMC公司2025/26財年計劃將產能從4500萬噸提升至6700萬噸,2030年目標達1億噸。這一增產計劃旨在將其在印度鐵礦石市場份額從20%提高至25%,支持印度政府減少進口依賴的戰略。NMDC公司在2026財年第一季度創下歷史最佳生產業績,一季度鐵礦石產量同比飆升30%至1199萬噸,鐵礦石銷售量同比增長14%至1152萬噸。產銷雙增推動下,一季度營收增長23%至663.4億盧比(折合約7.97億美元)。
為實現印度政府預計在2025年鋼材產量達到3億噸的規劃,NMDC自2008年9月3日計劃建立一家粗鋼年產能為300萬噸/年的鋼廠- Nagarnar steel plant。2023年9月正式開始商業生產,該鋼鐵廠有一座容積4506立方米的高爐,鐵水產量約332.1萬噸/年,其鐵礦石原料來自于自營的拜拉迪拉礦,而煤炭資源則主要從中國、澳大利亞或新西蘭進口。
印度鋼鐵管理局有限公司(Steel Authority of India Limited,簡稱SAIL)是印度最大的國有綜合性鋼鐵生產商,運營著15座鐵礦、4座煤礦和3座熔劑礦,2024-25財年鐵礦石產量達3378萬噸。?KMMI為印度國有礦山企業,尤其以64%以上高品位礦為特色,但出口受印度政府政策嚴格監管。MMTC是印度重要的國有礦產貿易公司,但其本身并不直接從事鐵礦生產,主要負責鐵礦石的?貿易和出口印度品位64%以上高品位鐵礦石。
除了 NDMC公司2025/26財年計劃將產能從4500萬噸提升至6700萬噸以外,印度塔塔鋼鐵將在未來5年內投資1000億盧比(約11.8億美元)計劃將采礦能力由4000萬噸擴大至5500萬噸,部分私營企業也在增加鐵礦產能。
2000-2008年,印度鐵礦石產量快速增長,從2000年的7500萬噸增至2008年的2.23億噸,出口量也達到1億噸以上,成為世界上重要的鐵礦出口國。2009年以后,印度政府開始打擊非法采礦,同時疊加其國內需求旺盛,產量和出口量大幅下滑,2013年其鐵礦產量僅為1.36億噸噸,后來一度成為鐵礦石凈進口國,隨后伴隨著日趨增長的下游需求,鐵礦石產量才在政策的支持下逐漸提升。2024/25財年,印度鐵礦年產量為28940萬噸,創歷史新高,約占世界鐵礦石產量12%。印度鐵礦產年連年保持較快增長,主要源于需求增長、政策穩定以及行業運營能力提升等因素的影響。
印度鐵礦石基本上可以自給自足,但與全球標準相比,印度采礦業的稅負相對較高,這增加了原材料的生產成本,在某些情況下還刺激了進口。2015年,印度通過了采礦立法的修正案,規定該國所有現有的非自有采礦租約的到期日為2020年3月31日,自有礦山的到期日為2030年3月31日。
3.印度鐵礦的需求量
印度鋼鐵工業近年來取得了顯著進步,粗鋼產量穩步快速增長,已成為僅次于中國的全球第二大產鋼國。2024年,印度粗鋼產量達到14625萬噸,同比增幅達到4.99%;生鐵產量達到8995萬噸,同比增幅達到4.26%。
塔塔鋼鐵公司、印度鋼鐵管理局、京德勒西南鋼鐵公司是印度粗鋼產量位居前三位的鋼鐵企業。印度前三家鋼鐵公司粗鋼產量合計占全國總產量的比重達到近50%,前五家鋼鐵企業粗鋼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比重近60%,產能集中度明顯超越中國。
根據印度政府在2017年5月制定的《國家鋼鐵政策(2017)》,印度計劃到2030財年(截至2031年3月31日)使粗鋼年產能提高至3億噸。其中,高爐-轉爐工藝粗鋼產能占60%-65%,電爐工藝粗鋼產能占比為35%-40%。產能的提高每五年為一個階段:第一階段(2016年4月-2021年3月)增加粗鋼產能2500萬噸;第二階段(2021年4月-2026年3月)再增加粗鋼產能8900萬噸;第三階段(2026年4月-2031年3月)增加粗鋼產能6400萬噸。根據粗鋼產能擴張計劃,預計到2030/31財年,印度生鐵需求將增加到1700萬噸,海綿鐵需求將增加到8000萬噸,印度人均鋼材消費量的或將達到160公斤,實現高端汽車用鋼、電工鋼、特殊鋼及合金的自給自足。
4.印度鐵礦進口需求或大增
印度政府為保護本國鐵礦石資源,印度政府采取高額關稅措施阻止鐵礦石出口,對鐵含量在58%以上的鐵礦石產品征收30%的出口稅,實際出口中低品位礦石占比更高,主要銷往中國市場。2022年關稅上調導致對華出口驟降79.8%,但2024年上半年印度鐵礦石出口總量仍同比增長20%至2026萬噸?。2024年,印度鐵礦石出口量達到3588萬噸,占其國內鐵礦石產量的12.7%。其中,印度鐵礦石出口中國3334萬噸,占比達到93%。近年來,印度出口鐵礦的80%-90%發往中國,是我國鐵礦石進口的重要來源之一,但印度出口中國的鐵礦石品位相對較低,據印度礦業部估計,該國對華出口的鐵礦石中,近三分之二的鐵含量不到58%。印度財政部對鐵礦石出口關稅實施按品位分類執行不同稅率,其中鐵礦石品位58%以上品種的關稅為30%,58%及以下礦石、球團為0%關稅。為保護本土鋼鐵業,2025年4月21日后的200天內,印度政府決定將對進口的部分鋼鐵制品征收12%的臨時關稅,抑制來自中國和其他地區的廉價進口鋼鐵數量增長。
盡管印度鐵礦產量豐富,是鐵礦石的凈出口國,但由于高品位富礦較為缺乏,因此仍需要從澳大利亞、巴西、南非等國進口優質鐵礦石原料。2024年,隨著國內需求的增加,印度也開始價格鐵礦石的開采力度,以滿足冶金行業的發展需求,同時印度的鐵礦石進口量增加到了約520萬噸,增量主要來自于阿曼轉運的球團礦,而在2024年之前的三年,印度從阿曼進口的球團礦幾乎為零,市場傳言疑似為伊朗產的球團經阿曼轉運。
2025財年的前兩個月印度成品鋼消費量達到2510萬噸,同比增長7.1%;粗鋼產量增長9.5%,達到2690萬噸。2024財年的粗鋼產量已達到1.46億噸,根據印度鋼鐵部秘書桑迪普·龐德里發言,印度粗鋼產能已經超過2億噸。2024財年印度增加了約2100萬噸的產能。如果保持相同的產能利用率,若2030財年,印度粗鋼產能達到3億噸,則對應的粗鋼產量或將超過2.2億噸,較現有的產量提升約6000萬噸,所需增長的鐵礦石消耗或將增長超過1億噸。面對如此巨大的需求增加,印度雖然已著手提升鐵礦石產能,但根據近年的產能擴張計劃,到2031財年印度鐵礦產年或將增長6000-8000萬噸,屆時印度或可能面臨超過2000萬噸的鐵礦石供應缺口,況且由于優質高品位鐵礦的缺乏,印度較大概率在未來從鐵礦石的出口國,逐漸轉變為鐵礦石凈進口國。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szzhongrui.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鋼鏈云(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