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過去幾年里,我越來越深切地感受到,外部監管環境在持續收緊,大宗商品融資和結構性貿易融資業務發展得很快,同時電子商務和數字化手段也在不斷重塑供應鏈融資的模式。對我們這些做大宗商品供應鏈金融的公司來說,既迎來了新的機會,也面臨了更復雜的經營環境和多層次的風險。
在我看來,當前行業風險的根子,主要有三點:一是貨權管控機制還不夠健全,二是跨機構之間的信息溝通不順暢,三是部分業務人員對大宗商品的特定風險理解還存在偏差。要解決這些問題,必須從幾個方面著手:把貿易真實性審核做實,把融資方案和產品設計做精,把物流和資金閉環管好,同時推動整個行業層面的信息基礎設施建設。
1. 政策收緊,套利空間大幅壓縮
這幾年,外匯管理、跨境融資的政策陸續出臺,“展業三原則”全面落地,貿易真實性的審核要求已經不只是停留在單據層面,而是要看到業務實質。加上境內外利差逐漸縮小,以前那種靠利差套利的傳統模式走不通了。對我們來說,業務邏輯必須轉型,從依賴套利轉向真正服務實體經濟,基于真實交易背景來做供應鏈融資。
2. 結構性貿易融資正在崛起
作為全球最大的大宗商品進口國和消費國,中國對能源、金屬、農產品的進口依賴還會持續。這里面有很大的市場,但交易金額大、鏈條長、價格波動劇烈,這對我們是挑戰也是機會。公司必須學會用多種融資工具,把貨物管控、信用增強和價格避險結合起來,設計結構化的解決方案,給客戶做定制化融資服務。
3. 電商和物聯網重塑金融模式
電商和物聯網技術的應用,讓供應鏈金融越來越數字化、可視化。通過打通上下游、物流、倉儲和支付系統,我們能把商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真正聯在一起,形成一個風控閉環。同時,融資模式也從單一的信用證、保理,擴展到存貨融資、應收賬款質押、預付款融資等基于資產信用的結構化產品。
1. 貨權管控風險
貨權是大宗商品融資的命根子。常見的問題就是重復質押、虛假倉單、權屬不清,甚至監管方失職。一旦貨權懸空,貨物可能被挪用甚至消失。
2. 交易真實性風險
虛構貿易背景、循環交易、保稅區“一日游”都時有發生。有些融資方利用關聯交易編造虛假鏈條,把資金挪去炒貨或做高風險投資,完全脫離了實體經濟,最后埋下巨大風險。
3. 價格波動和變現風險
大宗商品價格波動劇烈,受宏觀、供需、匯率等多重因素影響。抵押品一旦快速貶值,變現難度就很大。如果是杠桿融資,這個風險會被放大。
4. 操作與管理風險
這里面包括物流監管不到位、單證審核馬虎、信息系統不完善、內部審批走過場等等。大宗商品融資環節多、主體復雜、跨境交易多,只要一個環節掉鏈子,就可能造成大損失。
1. 行業基礎設施缺失
動產質押登記公示沒有統一平臺,貨權信息跨機構難以共享,倉儲物流企業管理水平參差不齊,直接影響了貨權管控的有效性。
2. 信息孤島嚴重
供應鏈上的各方系統互不聯通,數據碎片化嚴重。金融機構拿不到完整、實時的商流和物流數據,風險識別就必然滯后。
3. 人才和認知不足
部分業務人員對大宗商品的特性、價格規律、交易模式缺乏深入理解,做結構性融資時抓不住風險要點,過度依賴主體信用,忽略了交易自償性。
1. 做實貿易真實性審核
建立全流程、多維度交叉驗證機制,不光要看合同、發票、提單、倉單,還要結合上下游客戶的經營情況、行業地位、歷史交易數據去判斷真實性。特別要注意識別關聯交易,防范“編故事”融資。
2. 強化貨權管控與物流監管
借助物聯網和區塊鏈存證技術,對貨物入庫、在庫、出庫進行全程監控。堅持巡庫、核庫制度,審慎選擇第三方監管機構,并定期評估。推動電子倉單、區塊鏈倉單,提高貨權透明度和可靠性。
3. 建立價格風險管理體系
對融資標的實行盯市管理,設置跌價預警線和追加保證金機制。可以引入期貨、期權等套保工具,與期貨公司合作做價格避險,把波動風險轉移出去。
4. 推動信息共享與科技應用
主動對接政府、海關、稅務等外部數據源,探索和同行共建貿易融資信息平臺。用大數據和AI技術對交易數據做建模和分析,提升早期預警和動態管控能力。
5. 做好產品設計與合規管理
根據客戶實際的貿易周期、結算方式、物流特點量身定制融資方案,確保還款來源清晰可控。嚴格遵守外匯和跨境融資的監管要求,避免踩合規紅線。
6. 強化內控和人才隊伍
完善授信、貸后、操作流程,加強員工培訓,讓大家真正懂大宗商品交易規律、供應鏈運作模式和結構化融資的風險點。風控的核心不是堵死業務,而是讓業務在可控的框架內健康發展。
在大宗商品供應鏈金融里,“風控不是擋路石,而是護城河。” 如果沒有扎實的風控能力,我們做的業務就像在流沙上蓋房子,看起來繁華,隨時可能坍塌。但如果把風控體系打牢,哪怕市場再波動,我們也能穩住基本盤,走得更遠。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szzhongrui.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鋼鏈云(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