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河北省數字經濟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5—2027年)的通知
冀政辦字〔2025〕50號
各市(含定州、辛集市)人民政府,雄安新區管委會,省政府有關部門:
《河北省數字經濟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5—2027年)》已經省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河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25年10月31日
河北省數字經濟發展三年行動計劃
(2025—2027年)
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發展數字經濟的決策部署,加快構筑河北省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優勢,制定本行動計劃。
一、發展目標
到2027年,全省數字經濟發展量質齊升,將我省建成算力領先、數據驅動、智能融合的數字經濟發展新高地。數字經濟占GDP比重達到全國平均水平;深化河北省(雄安新區)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全省算力規模超過50EFlops(FP32),智能算力占比達到50%以上;累計建成23萬個5G基站;可信數據空間突破10個;在5個以上重點行業進行數據分類分級并探索開展企業數據編目;打造100個垂直大模型智能體典型應用示范場景;半導體、新型顯示、現代通信、能源電子、軟件等五大優勢產業發展規模突破5000億元;培育300個先進級智能工廠;上云企業突破15萬家;建設不少于25個多業態融合服務消費典型場景。
二、數據基礎設施強基行動
(一)打造綠色高效的算力基礎設施。
1.強化算力多元供給,加快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京津冀國家樞紐節點建設,在張家口、廊坊重點打造智算集群。面向人工智能大模型技術和產業發展需要,重點推動張家口、廊坊等地算力中心重點項目建成落地。
2.統籌建設全省數據中心直連網絡,加快部署超高速、大容量數據傳輸通道。建立算網監測機制,推進算力監測調度試點建設,建設算力調度監測平臺,打造河北省一體化算力網,推動建立互通共享的京津冀算力資源池。
3.推進算電協同試點建設,建立全流程的碳排放監測和管理系統,引導督促年均PUE(電源使用效率)超過1.5的數據中心進行節能降碳改造。制定數據中心全生命周期綠色算力地方標準和行業標準,加快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推動數據中心與可再生能源協同發展。
(二)構建安全可信的數據流通利用基礎設施。推進可信數據空間、數場、數聯網、數據元件、隱私計算、區塊鏈等數據可信流通技術路線探索。支持企業、研究機構和行業組織共同建設行業可信數據空間。鼓勵建設企業可信數據空間。
(三)建設先進泛在的網絡基礎設施。打造基于5G、窄帶物聯網高低搭配、泛在智聯的移動物聯網體系,有序推進5G網絡向5G—A升級演進。持續推動千兆光纖網絡升級改造和IPv6規模部署應用。
三、數據要素賦能千行百業行動
(一)增強數據要素供給能力。
1.制定數據資源調查指標和分類分級標準規范,建設河北省數據資源調查平臺,常態化推進公共數據編目歸集并探索開展企業數據編目。挖掘產業鏈高價值數據,打造高質量數據集。
2.建設全省智能集約的公共數據共享平臺,完善河北省公共數據開放平臺,編制公布開放目錄并動態更新,提升公共數據共享開放水平。
(二)促進數據要素市場化建設。
1.加快推動省級數據事業機構、數據運營機構建設,依托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開展數據交易業務。打造一批公共數據開發利用試點。
2.推進數據產權界定、流通交易、開發利用等理論研究和實踐。開展數據資產全過程管理試點。推動數據資產入表和價值評估,支持金融機構探索數據資產質押融資、保險、證券化等金融創新服務。推進數據交易場所規范高效建設和運營。
3.深入實施“數據要素×”行動,建立數據融合創新應用機制,在重點領域遴選打造一批示范性強、顯示度高、帶動性廣的創新應用場景。加強“數據要素×”大賽成果轉化。
4.加強對重要數據和核心數據全生命周期保護,鼓勵企業制定分類分級保護措施。支持數據流通安全技術和產品創新,探索建立安全審計和溯源機制,支持應用數字水印、數據指紋、區塊鏈等技術提升取證和定責能力。
四、數字產業提級倍增行動
(一)培育壯大新興產業。
1.開展“人工智能+”行動,圍繞鋼鐵、化工、醫藥、政務服務等重點行業領域打造標桿示范項目,持續推動垂直大模型智能體落地應用。
2.大力發展數據產業,鼓勵行業企業、互聯網平臺企業設立數據業務獨立經營主體,支持數據采集匯聚、計算存儲、流通交易、開發利用等技術創新型企業做強做優做大。支持石家莊、保定、張家口、廊坊等市打造數據產業集聚區,推動保定國家數據標注基地打造“環京”數據產業帶,促進京津冀區域數智產業協同發展。
3.以雄安新區為核心,發展衛星總體設計及總裝等空天信息產業。推動石家莊、廊坊、張家口等市打造衛星器件模組研制、火箭制造、時空信息特色產業基地。加快空天信息可信數據空間建設,促進空天數據融合利用。推動雄安新區建設產業配套完善、協同機制健全、特色優勢突出的空天信息產業生態和體系。
(二)加速壯大優勢產業。聚焦半導體、新型顯示、現代通信、能源電子、軟件等優勢產業,推動關鍵基礎材料、核心元器件及組件規模化生產,發展AI終端產品,打造智能化軟件產品和解決方案。
五、傳統產業提質增效行動
(一)深入推進制造業智改數轉網聯。
1.支持企業打造智能工廠和5G工廠。完善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評價體系,開展診斷評估和標準宣貫。推動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產業集群“領跑者”企業數字化轉型全覆蓋。
2.推動企業“上云用數賦智”。推進石家莊、唐山、廊坊、邯鄲等國家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建設。以國家、省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為重點,加快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
(二)全面發展智慧農業。推進先進技術農業全鏈條應用,建設10—15個智慧農(牧、漁)場。加強北斗、5G、機器人等技術集成應用。持續開展“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
(三)大力培育服務業新業態新模式。推動唐山、石家莊等市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建設。加快雄安新區數字人民幣試點建設。支持景區等應用XR(擴展現實)等技術建設沉浸交互式體驗空間,培育“IP+內容”文旅消費場景。
六、數字化治理提效行動
(一)打造高效協同數字政府。優化便民惠企數字化服務,依托省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推動更多高頻事項網上辦、就近辦、自助辦、掌上辦,不斷豐富“高效辦成一件事”應用場景。
(二)構建普惠便捷數字社會。
1.加快推進數字校園、互聯網醫院、智慧社區、數字住房、數字化就業服務體系建設,提升教育、養老、醫療、就業、住房等領域數字化服務水平。
2.推進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加快公共設施數字化改造,推動經濟運行、公共安全、市場監管、生態環境、應急管理等領域數據融通和場景應用,深化“一網統管”建設。
3.提高鄉村網絡基礎設施水平,推動5G和千兆光纖向有條件有需求的行政村延伸。深化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臺在鄉村的應用賦能。推廣電子社保卡普及應用。
七、數字經濟生態優化行動
(一)推動數字技術創新攻堅。
1.瞄準新一代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電路、空天信息等前沿領域,探索通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區域創新發展聯合基金(河北),推進探索性和應用性基礎研究。與北京、天津市共同實施基礎研究合作專項。持續開展“場景創新賦能產業”系列活動,推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
2.積極對接國家數字經濟領域高端創新資源,爭引來冀設立分支機構或新型研發機構。支持企業、研發機構等牽頭建設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和技術創新中心,承擔產業鏈關鍵共性技術研發。
3.聚焦人工智能、數據產業等新興領域,加快培育和招引一批數字經濟潛在獨角獸企業。鼓勵行業領軍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開展前沿技術、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二)健全數字經濟人才培養體系。支持培養復合型數字人才和數字技能人才培養培訓。建立高校、科研院所與企業的常態化對接機制,助力企業提升科研創新能力。加大高端人才引進力度。支持石家莊市、雄安新區等地建設數字人才孵化器、產業園。開展數據產業等數字領域新職業規范化培訓和社會化評價。
充分發揮省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和數字政府建設領導小組統籌協調作用,探索開展數字經濟領域地方立法、數字經濟監測分析、常態化監管。發揮好各類政府投資工具作用,謀劃推動數字經濟項目建設,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數字經濟產業信貸投放力度,拓寬融資渠道。構建覆蓋數據全生命周期的安全防護體系,強化基礎設施、網絡和數據安全保障。依托中國國際數字經濟博覽會、雄安未來之城場景匯等平臺深化區域合作,提升全省數字經濟發展影響力。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szzhongrui.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鋼鏈云(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