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王彩娜
韓清華 張麗 張正美
賽聚英才,智鏈蓉城,以賽促產,生態成勢,在人工智能技術加速重塑產業格局的浪潮中,成都再次站到聚光燈下。
11月14日,百模論劍·第二屆全國“人工智能+”行業應用創新大賽頒獎暨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深度行(成都站)啟動大會在成都舉辦。
本次活動由中國電子信息行業聯合會指導,中國電子信息行業聯合會數字經濟專委會與成都市經信局市新經濟委聯合主辦,既是全國科技創新力量的集中亮相,也是成都人工智能產業生態實力的全面展示。
在總決賽現場,55個來自全國各地的優質項目激烈角逐,在11月13日全部完賽。大賽最終評選出一等獎5項、二等獎7項、三等獎13項。這些獲獎項目不僅在技術上具有創新性,更在應用落地方面展現出巨大潛力,獲得了產業界、投資界的重點關注。
據了解,本次大賽還吸引了全國超1500名青少年參與,頒獎典禮特別為青少年組一等獎獲獎選手頒獎,讓新生代卓越的創新思維與實踐能力在大賽上獲得展現空間。
值得關注的是,本屆大賽中涌現出的中科深維、靈犀智教、國科好眠等7個優質項目已與成都相關區縣、產業園區及企業達成合作意向,并在此次大會上簽約,還有多個項目正在洽談。此次大會也標志著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深度行(成都站)系列活動正式啟動。
當天,工業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長王江平以“AI賦能工業應用要優先推進高價值場景”為題作專題分享,他從AI賦能工業應用的必要性緊迫性、AI賦能工業應用要優先推進高價值場景、AI賦能工業應用路線圖等角度,為人工智能與工業融合提供了方向性指引。汕頭大學校長郝志峰、歐洲自然科學院院士趙剛分別就《百模共生,千模競發——從數據到智能》《人工智能發展態勢與中國戰略分析》進行深入解讀,多個優秀參賽項目上臺路演。
成都人工智能產業的快速發展為大賽落地提供了豐沃土壤,“百模論劍”總決賽的再次成功舉辦,正是成都通過賽事平臺鏈接全國創新資源、推動項目落地的一個縮影。作為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和創新發展試驗區,成都將人工智能產業作為重點產業鏈高位推動,聚焦AI三要素、四大品牌賽道、全域場景應用、全要素產業生態,構建“3+4+1+1”產業體系,推動產業穩步增長。繼2024年人工智能產業規模和企業數量實現“雙千突破”后,2025年1—9月仍保持35%以上的高速增長,匯聚相關企業1155家,5家進入全國百強,8家入選省級鏈主企業,實現了基礎、技術、應用層產業鏈全覆蓋,綜合實力居全國第一方陣。
從“雙千突破”到“產業發展新高地”,成都正以扎實的產業基礎、開放的應用場景和精準的政策支持,構建“AI三要素—四大品牌賽道—場景應用—要素生態”閉環的產業生態體系。
展望未來,成都將繼續以扎實的產業基礎與豐富的應用場景,吸引全球智慧,推動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一個更具活力、更富韌性的千億級人工智能產業集群正加速成形,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AI+”動力。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szzhongrui.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鋼鏈云(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