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房企債務重組相繼取得積極進展。近期,碧桂園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碧桂園”),佳兆業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佳兆業”)和禹洲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等公司債務重組加速落地。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從展期、削債到債轉股,房企通過多種方式改善資本結構,這不僅是企業自救的關鍵一環,也是行業整體風險化解的重要信號。
具體來看,9月1日晚間,佳兆業宣布,境外債務重組計劃已取得關鍵性進展,重組生效日期預計于9月底正式落地。
佳兆業此次境外債務重組方案通過債務展期、債轉股、資產處置等多種方式,對原有債務結構進行了系統性的優化。據悉,重組方案生效后,將實現削債規模約86億美元,債務期限平均展期5年,公司在2027年底前無剛性還本壓力。
在此之前,禹洲集團于8月底宣布其歷時三年的境外債重組正式生效,整體化解約66.8億美元債務風險,成功降債約35億美元,方案獲得境外債權人超過99%的投票支持,近乎全票通過。
除此之外,大型房企碧桂園在債務化解方面也取得階段性成果。8月中旬,碧桂園境外重組相關公告顯示,公司債務重組取得突破性進展。持有公司現有公開票據本金總額逾77%的持有人已加入重組協議。碧桂園相關負責人預計,年內完成境外債務的整體重組工作。據了解,在重組方案五種選項足額認購的情況下,重組后碧桂園預計降債規模約117億美元,對應約840億元有息債務。
一位房企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當前市場形勢下,相較于清算和資產貶值,債權人更傾向于接受重組方案,提高債務清償率,以爭取更大程度的權益保全。若企業后續經營改善,還可分享股權價值增長。
中指研究院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8月份,共有20家房企完成債務重組或重整,涉及總規模超過1.2萬億元。
其中,融創中國控股有限公司、廣州富力地產股份有限公司等已完成境內外債務重組;中梁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等完成境外債務重組;碧桂園等房企重組方案已獲批。
值得注意的是,債務重組不僅限于“展期”。越來越多企業正采取削債、債轉股等更為徹底的方式。業內專家認為,這意味著房企從緩解流動性壓力走向實質性負債規模調整。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嚴躍進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債務重組雖為房企贏得了“時間窗口”,但要真正實現經營回歸良性發展,還需多重因素協同。對于部分完成重組的企業而言,穩住現金流、確保交付、恢復市場信心才是走出困境的關鍵。
多位業內人士認為,隨著更多房企通過市場化手段完成債務重組,房地產行業正逐漸走出最艱難的階段。不過,修復過程仍需時間,未來行業格局或加速分化,留下來的將是那些能真正完成轉型、保持經營韌性的房企。(證券日報)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szzhongrui.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鋼鏈云(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